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鳳凰磐涅

鎖定
磐涅為誤傳,原詞應為 涅槃。
傳説中,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揹負着積累於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於 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迴後它們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軀體得以重生。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義,在佛經中,被稱為“涅槃”。
中文名
鳳凰磐涅
原    詞
涅槃
文獻記載
《涅槃無名論》
定    義
美麗神話

目錄

  1. 1 相關記載
  2. 2 相關傳説
  1. 傳説一
  2. 傳説二
  3. 傳説三
  1. 傳説四
  2. 3 典故寓意

鳳凰磐涅相關記載

《涅槃無名論》中的記載如下:“ 無名曰:夫至人空洞 無象,而萬物無非我造。會萬物以成己者,其唯聖人乎! 何則? 非理不聖,非聖不理,理而為聖者,聖人 不異理也。故天帝曰:般若當於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於色中求,亦不離於色中求。又曰:見緣起為見法,見法為見佛,斯則物我不異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即化,總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古今通,始終通,窮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大均,乃曰涅槃。經曰:不離諸法而得涅槃。又曰:諸法無邊,故菩提無邊,以知涅槃之道,存乎妙契。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則物不異我,我不異物,物我玄會,歸乎無極,進之弗先,退之弗後,豈容 終始於其間哉!天女曰:耆年解脱,亦如何久。”
意思是:無名者説,達到一定境界的人必有空寂靈昧的體驗,體驗到空境,就不會在意世界萬象的事物,萬物由我心流出,執萬物與我合一,只有聖人能做到!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不掌握這個真理就不能成為聖人,反之,不是聖人也不能知道這個真理,正因為掌握了這個真理才成為聖人,所以聖人與真理契合無間,凡是聖人都不能離開這個真理!這正如般若觀照所説的色心不二,相即相離,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從 緣起法的角度來看,萬法為空,空為萬法,見佛即見法,見法即見空,諸法性空,即成見佛, 物我兩忘,不一不異。所以通達空境的聖人總是勘玄機於先兆,隱未來於變化,將東南西北上下六合統攝一心,過去未來同成一體。古來今往都是一樣,窮本極末,沒有二致。將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槃。這就是佛經裏説的“不離諸法而得涅槃”。又因為諸法無邊,故求得解脱也無盡,,涅槃之道在於保持 契會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萬法 冥然一體的真理。萬物與我沒有本質的差別,我與萬物實質一樣,物與我玄妙會通,無極是它們最後歸宿。涅槃就是進而不前,退而不後,無始無終,終始不在其間!天女説:耆年(舍利弗——引者注)的解脱也無 終始。 [1]  

鳳凰磐涅相關傳説

鳳凰磐涅傳説一

一個與火有關的美麗神話。傳説中的天方國,有一對神鳥,雄為鳳,雌為凰。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從此鮮美異常,不再死。

鳳凰磐涅傳説二

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揹負着積累於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 投身於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 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迴後它們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軀體得以重生。

鳳凰磐涅傳説三

古荊州之 火鳳凰的由來:荊州是 楚文化的發祥地,相傳楚國有一年發大水,連續三個月降雨不見天日,全國成了水鄉澤國,老百姓苦不堪言,楚國國君設壇 祭日,祈求太陽早日出來,沒想到邪惡的烏龍繼續降雨,國君詔令天下勇士討伐邪惡的烏龍,都被烏龍打敗並吃掉。有一謀士説,在楚國的東邊有一座鳳凰山,山上有一隻神鳥名曰——火鳳凰。楚國國君和謀士請火鳳凰為人間除魔,火鳳凰義不容辭前去除魔,火鳳凰和烏龍大戰七七四十九天沒有分出勝負,火鳳凰最後只得犧牲自己,燃燒自己的心和烏龍拼搏,最後火鳳凰和烏龍同時化為灰燼,天地重現光明楚國百姓為了紀念火鳳凰,在鳳凰山上修了一座火鳳凰壇。還在我們平原山就是很大的方圓幾公里的紅土包。

鳳凰磐涅傳説四

火鳳凰在埃及,代表 鳳凰的古老原詞是“Fenice”,Fenice原指 埃及神話中的不死火鳥,相傳這種生長於 阿拉伯沙漠中的美麗而孤獨的鳥每500年自焚為燼,再從灰燼中重生,循環不已,成為永生。但也有另一種説法,當鳳凰接受烈焰的洗禮後,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從灰燼中重生,一旦重生失敗則永遠消失。火鳳凰的傳説,很早就從埃及傳到了中國。在中國,這個傳説被演繹的更加美麗。 [2]  

鳳凰磐涅典故寓意

簡短點就是—— 鳳凰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並在重生中達到昇華,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義無返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的執着精神。
參考資料
  • 1.    鳳凰涅槃的文化  .人民論壇網河南頻道.2013-06-24[引用日期2013-10-28]
  • 2.    鳳凰涅槃的文化  .人民論壇網河南頻道.2013-06-24[引用日期201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