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百科|12Reads

创建词条
登录帐户
免费注册

苹果iPad陷商标门

事件概述

2010年4月19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苹果和IP申请发展有限公司起诉深圳唯冠的iPad商标纠纷案。该案经2011年2月23日、8月21日、10月18日三次开庭审理,已于2011年12月5日作出一审判决:驳回苹果公司及下称IP公司的诉讼请求。苹果不服深圳中院判决,并于2012年1月5日向深圳中院提交了上诉状,上诉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iPad商标权一案终审将于2月29日上午8时50分在广东高院第一法庭开庭。

起因

2000年唯冠国际旗下的唯冠台北公司在多个国家与地区分别注册了iPad商标。2001年,唯冠国际旗下唯冠科技(深圳)公司又在中国内地注册了iPad商标的两种类别。当时苹果并未推出iPad平板电脑。

2009年底,英国IP公司和唯冠国际在台湾的子公司即唯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湾唯冠)签署了商标转让协议,台湾唯冠以3.5万英镑的对价向英国IP公司转让旗下的所有商标,包括“IPAD”两个商标。2010年2月,苹果又与英国IP公司签订一份《权利转让协议》,英国IP公司以10英镑为对价,向苹果公司转让有关商标(即台湾唯冠转让给英国IP公司的所有相关“IPAD”商标)的所有权利。

争论焦点

一审的争论焦点:

苹果IPAD商标权的争夺焦点就在于台湾唯冠和深圳唯冠这两个唯冠能否被视为一体?苹果方面认为,台湾唯冠和深圳唯冠均属于唯冠国际的子公司,“IPAD”商标转让协议是唯冠国际的集体交易行为。因此,苹果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这两个商标归其所有。

法院审理认为,商标转让合同系英国IP公司与台湾唯冠签订,深圳唯冠没有参与谈判,也没有授权他人处分其商标及订立商标转让合同,涉案的商标转让合同对深圳唯冠无约束力,从而驳回了苹果的诉讼请求。

二审的焦点:

第一,IP公司与台湾唯冠签署的商标交易合同是否对深圳唯冠具有约束力?第二,商标交易过程中,台湾唯冠对深圳唯冠是否构成隐名代理等?

事件结果:

7月2日消息,据广东高院网发布的消息显示,苹果公司与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就IPAD权属纠纷达成调解协议。苹果向深圳唯冠公司支付6000万美元。

iPad商标案事件发展

Image:Ipad商标转移利益关系图.jpg

2000年唯冠国际旗下的唯冠台北公司在多个国家与地区分别注册了iPad商标。
2001年唯冠国际旗下的唯冠深圳公司在中国内地注册了iPad商标的两种类别。
2006年苹果公司开始策划推出iPad时发现,iPad商标权归唯冠公司所有。
2009年12月13日,英国IP公司和台湾唯冠签署了商标转让协议,台湾唯冠以3.5万英镑的对价向英国IP公司转让旗下的所有商标,包括“IPAD”两个商标。
2010年4月7日,苹果向中国商标局申请大陆iPad商标的转让过户,被中国商标局驳回。同月苹果在深圳起诉唯冠深圳公司,要求确认其为iPad商标专用权人。
2011年12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苹果败诉。随后苹果上诉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据媒体报道称将在2012年2月29日开庭。
2012年2月7日,唯冠深圳向上海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发布苹果iPad禁售令。
2月10日,唯冠深圳起诉苹果公司iPad商标侵权案一审宣判:苹果败诉,法院颁布苹果iPad禁售令。国内多地区工商局接到相关律师函,开始调查侵权 iPad 2。
2月15日,苹果主动通知亚马逊等电子商务网站下架所有iPad产品。
2月22日,深圳唯冠起诉苹果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侵害iPad商标权一案在上海浦东法院进行了一审,双方当庭激辩4小时,但法院并未当庭宣判,也未说明下次开庭时间。
2月23日,上海浦东法院开审一天后即做出裁定:中止诉讼。同时,浦东法院还驳回了原告深圳唯冠要求责令被告苹果停止销售”iPad”平板电脑的申请。
2月29日,上午9点多,IPAD商标纠纷案终审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开庭审理。苹果公司、IP申请发展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唯冠科技公司均由代理律师出庭,未派公司 人员出席。庭审共持续了近六个小时,经过上午三个小时的举证和质证,于下午14:30开始辩论。当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并未当庭宣判。
4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表示,根据我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目前深圳唯冠仍然是IPAD商标的合法注册人。
5月7日,在广东省高院对双方进行调解这一法定程序中,唯冠方面表示,一直在积极努力地进行和解,而苹果方面也未拒绝调解。这意味着,双方正式进入了和解程序,至于和谈的金额,则成为此案的关键之关键。
2012年5月9日,加州高等法院的一位法官驳回唯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Proview Electronics Co.)针对中国市场“iPad”商标问题对苹果公司(Apple Inc.)提起的诉讼。理由是双方之前已经同意在香港解决法律上的分歧。
7月2日上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今天对外公布,苹果公司已与深圳唯冠(微博)就iPad商标案达成和解,苹果公司将为此支付6000万美元。

iPad商标利益之争

在iPad商标的纠纷中,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唯冠的做法挺“无赖”——明明唯冠台湾签订了全球的转让协议,但唯冠深圳又否认协议中包含中国大陆的商标权。但是,唯冠方面也有其愤怒的理由。如果追溯事情的“原罪”,杨荣山甚至认为苹果最初从唯冠台湾购得其他地区iPad商标权的行为也存在“欺诈”。据杨荣山介绍,2009年8月左右,经过苹果的“精心设计”,在英国设立了一家叫I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Limited(下称IPADL)的公司。因为其缩写与iPad相同,于是对方找到唯冠英国的工作人员联系,要求购买商标。杨荣山称他事后和同事 沟通了解到,当时对方保证产品不会和唯冠竞争。并且从要求欧洲商标开始,进一步要购买唯冠在全球其他地区的iPad商标,开价是2万英镑。

这样的价格并未得到杨荣山的通过。但是对方随后发来邮件表示,如果唯冠不接受报价,将会发起诉讼要求撤销唯冠的商标。杨认为这对当时的唯冠是一个“威胁”,因为处于财务危机中的唯冠已经拼不起任何官司了,并且唯冠台湾的资产本来就处于全球收缩的范围之中,“能卖点钱总比打官司花钱好”。于是,2009年12月23日,唯冠台湾公司法务部处长麦世宏得到杨荣山授权,与IPADL公司签署了3.5万英镑的iPAD商标权转让协议。在这份协议的附件之中,列出各个地区的10项iPAD商标权,中国大陆的商标权也在其中。一个月之后的2010年1月27日,苹果正式向全球发布了其平板电脑产品iPad。这时杨荣山才恍然大悟大呼上当,原来IPADL公司背后就是苹果公司。

杨荣山仔细追究合同。他发现,唯冠的IPAD商标一共10个,其中唯冠台湾拥有8个全球其它国家地区的商标,而中国大陆两个类别的商标权则在深圳唯冠手中。也就是说,唯冠台湾并不能代表唯冠深圳出售资产。但苹果方面认为,唯冠台湾和唯冠深圳的法人代表都是杨荣山,唯冠台湾可以代表唯冠深圳。之后,唯冠和苹果就中国地区的iPad商标权大战全面展开。

其实在唯冠深圳向苹果提出商标权还在自己手中时,起初苹果还是愿意坐下来谈判的。不过随着中国地区iPad上市日期的日益临近,唯冠的报价是一路“水涨船高”,从一千万美金涨到两千万,然后又涨到四千万。这让苹果十分不满。但真正让苹果放弃和唯冠谈判的,是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8家银行查封了唯冠资产。据李肃透露,唯冠方面起初想把iPad商标权转到负债累累的唯冠深圳之外的公司,这样便于自己去谈判出售iPad商标。但香港法院2010年的一纸禁制令让唯冠的如意算盘落空。李肃说,当时由于唯冠与苹果的谈判仍在进行中,所以法院判定不允许唯冠在此期间把商标转出去。最终,包括iPad商标权在内的唯冠深圳全部资产被8家债权银行查封。

李肃表示,苹果方面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单独与各家银行沟通,询问是否愿意出售iPad商标。在得到肯定答复之后,苹果方面认为拿下商标没有问题,随后开始正式在中国销售iPad。李肃认为,苹果未取得授权公然销售iPad的做法其实也触怒了8家银行。“现在8家银行都认为iPad商标是唯冠最值钱的资产,反对让其破产,决定继续清偿。”而清偿的核心,就是苹果能支付多少的转让费。

现在,唯冠方一方面在等待二审的结果,另一方面开始不断向各地工商发出查封要求。而李肃更是提出,要去美国起诉苹果,以涉嫌欺诈为由推翻唯冠台湾与IPADL公司签署的转让协议。对于外界对唯冠道德的指责,马东晓认为,“这就是商战,和道德没有关系。”而杨荣山则为自己解释说,他并非像外界认为的那样因公司陷入困境就希望多要点钱。“我这次来北京也不是专门为了发布会,而是见投资人。”杨说,“我们已经有完整的计划,希望唯冠还有机会再站起来。”

双方态度

苹果公司

2月29日,iPad商标权诉讼终审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在法庭上,苹果展示了多份新的证据,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份证据是用深圳唯冠的信头纸写的签名函,其内容正是iPad商标转让事宜,落款是唯冠董事长杨荣山。苹果还出示了交易参与者麦世宏的名片,以证明他是深圳唯冠法务处长,此外还有多封当时双方往来的电子邮件。苹果方面表示,一审判决错误认为参与的所有人不能代表深圳唯冠,但杨荣山当时是深圳唯冠、台湾唯冠以及唯冠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深圳唯冠的多位员工参与了iPad商标转让过程,因此不能说深圳唯冠没有授权。

一向拒绝评论的苹果公司,昨天(2012年2月14日)首次就此事发表声明,称“诉讼仍在进行中”。在这份简短的声明中,苹果公司没有谈及和解问题。苹果称,“多年前,我们购买了唯冠公司在全球十个不同国家的iPad商标权。唯冠拒绝承认和履行涉及中国部分的协议。香港法院已支持Apple。我们在中国大陆的诉讼仍在进行中。”至于香港法院支持苹果一事,苹果也未做任何解释。

iPad商标归属之争 放大iPad商标归属之争

2月15日,苹果主动通知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网站下架所有iPad产品。

2月20日晚间,就公司与深圳唯冠之间关于iPad商标拥有权的纠纷,苹果通过律师函作出最新的声明,称深圳唯冠方面此前的诸多言论并不属实。这也是苹果就此事第二次开口回应。另外,苹果还在昨晚公布的律师函件中指出,深圳唯冠及代理人对外发布有关苹果公司的不实陈述已经违反了香港法庭的临时禁令,唯冠方面应该对律师和代理人的行为予以约束。

唯冠集团

2月29日二审法庭上,深圳唯冠也提交了一份新证据,那就是债权银行间的框架协议,该协议显示深圳唯冠的8家债权银行对其资产进行监控,因此商标转让的问题需要提前向债权人报告并沟通和决策,而深圳唯冠并没有决策转让,也没有报告,代理律师试图以此表明即使深圳唯冠参与交易,但iPad商标权转让仍是无效的。

在苹果上诉前,唯冠将广东的苹果经销商告上法院。深圳唯冠还在上海以及北京起诉,要求苹果公司停售侵权产品,上海的诉讼将于本月22日在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开庭。深圳唯冠还打算在美国对苹果进行起诉。他还透露,在美国的诉讼主要以苹果涉嫌合同欺诈为由进行诉讼,针对与台湾唯冠签订的海外协议是否具有真实性进行辩护。

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首席执行长杨荣山周二(2月14日)对《中国实时报》说,他的公司已经向中国海关申请禁止iPad的进出口,理由是商标问题。

2012年2月14日,唯冠负责该起官司的李肃称,“此前苹果的确在香港法院起诉唯冠,但这个官司还没有开庭,何来香港法院支持苹果一说。退一步讲,香港法律在大陆并不适用。”李肃另外表示表示,“这声明表示苹果根本没有谈判的诚意,既然这样,我们奉陪到底,苹果没有任何胜算。”。“这个官司我们奉陪到底。即使苹果放弃在大陆使用iPad商标,我们也得要求追赔。”

对于调解结果,唯冠集团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杨荣山今日在接受凤凰科技连线时表示,不满意但可以接受。

事件影响

iPad3中国上市或受影响

iPad商标侵权之争,适逢苹果iPad3上市当口,一旦二审继续维持原判,苹果中国不仅将负担起各地高达数亿元的侵权赔偿,还有要iPad3新品上市推迟甚至“被迫改名”的结局。业界消息称,苹果iPad3将在3月上市。但iPad3何时能在中国上市以及届时是否还叫iPad,都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现在水货iPad3的叫价已经超过万元,一旦正规渠道被封,水货更要坐地起价。

苹果或面临巨额罚款

若广东高院第一法庭开庭的终审维持原判,除了苹果iPad在内地销售渠道或遭受封杀,同时,根据相关法律条款,苹果公司最高还可能会面临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的工商罚款。

此案或成唯冠的救命稻草

据唯冠公告显示,其流动负债净额达28.7亿元,38亿元贷款逾期未偿还,对中国银行等8家银行的负债大约为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45亿元。如今负债累累,濒临倒闭的深圳唯冠科技公司,只剩下iPad这个可以“换钱”的“商标”,它能否于本月29日在广东高院开庭的“iPad”商标权纠纷案终审中获得“重生”的机会,世界的目光都在聚焦。

iPad下架

此前,深圳唯冠已经就此事向北京西城区工商分局进行投诉,后者已经向苹果中国直营店西单大悦城店开出了2.4亿元的罚单,尚未执行。同时,深圳唯冠还在广东的深圳和惠州两地向苹果授权经销商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权。据悉,针对唯冠科技在上海提出iPad禁售令,石家庄新华区工商局已要求辖区内所有商家下架iPad,并暂扣了部分商家的iPad2产品。同时,上海、北京、徐州等地工商部门已经展开相关调查。石家庄工商部门查扣iPad,当地商家纷纷主动下架相关商品。唯冠方面透露,山东威海、菏泽、枣庄以及江苏多地的工商部门也密切关注此事,并向该公司了解相关侵权细节,正在或准备采取行动。

各地销售受事件影响的状况

地区销售状况详情
河北石家庄市场下架石家庄工商局在核实苹果公司侵权后,查扣了45台苹果iPad2,并表示对涉嫌商标侵权的商品依法一律没收,并处非法所得五倍以下罚款。石家庄当地多数商家已经对iPad产品则是纷纷“望风下架”。据悉,这是在与深圳唯冠出现商标侵权纠纷之后,苹果iPad在中国境内首遭下架。
河南郑州市场下架13日,郑州市工商部门开始对市场上销售的iPad进行调查,现场查扣10台iPad2,就地封存87台。同时暂扣iPad2附件3个,就地封存107个。郑州市城东路工商所称在侵权案没有结论之前,苹果不应销售iPad。
河南洛阳部分商家下架在洛阳市各数码产品卖场,多数苹果产品零售店仍在正常销售iPad产品,但部分零售店已对iPad产品实行下架。
福建泉州部分商家下架又上架福建泉州共有5家苹果授权经销商,在这些经销商店里ipad产品仍在正常销售,价格也依旧坚挺。 不过一家苹果授权门店13日上午曾下架ipad。
湖南长沙商家下架又上架继2月13日长沙解放西路一苹果专卖店短暂下架ipad2后,2月14日,通程电器通知湖南全省47家店面全部下架iPad系列,同时,长沙苏宁、国美的一些店面也主动下架iPad系列。
上海销售正常
广州深圳销售正常
四川成都销售正常
苏州扬州销售正常
山东烟台严重缺货
山东济南销售正常
山东威海工商局撤封所有iPad于2011年12月28日,开始对下属的乳山市包括苏宁在内的iPad经销店以“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平板电脑”为由,进行了相关产品的查封。在威海市区,工商部门也对iPad经销店进行了调查。
浙江杭州销售正常
湖北武汉销售正常

iPad商标案和解 这场案件带来四大商战启示

启示一:生意场上只有永远的利益

苹果和唯冠本来是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2009年,苹果通过IP公司以3.5万英镑的价格购得台北唯冠的iPad全球商标。但因大陆iPad商标的所有权并不在台北唯冠,而是在深圳唯冠的手中。随着苹果iPad进军大陆市场,双方纠纷产生。

iPad是苹果移动设备三驾马车(iPod、iPhone以及iPad)的重要一环,去年全球销量达到3200万部,给苹果带来204亿美元营收。而中国是苹果的第二大市场,占苹果全球总营收的16%。

面对这么大的诱人的蛋糕,iPad大陆商标持有人深圳唯冠当然想从“朋友”那里分得一碗“稀粥”了。但是,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风头之劲的苹果并不想对唯冠科技利用商标逼迫自己就范的做法嗤之以鼻,依然怀揣着独享iPad带来的丰硕果实的梦想。

启示二:坏事或能转变为好事

虽然深圳唯冠商标注册在先,占据绝对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iPad”商标为人熟知的确是苹果公司的功劳。国人只认苹果,并不会在乎唯冠。在2月29日的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门口就汇聚了一群“果粉”,他们喊出声援苹果的口号,希望苹果能在此次终审中胜诉。中国 营销顶级大师史玉柱在微博上称:“苹果iPAD平板电脑,在’苹果iPAD’双商标里,真正含金量高的’苹果’。苹果公司应该趁商标官司被高度关注之际,宣布在大陆地区取消第二商标,产品更名为:苹果2平板电脑,销量绝不会下降。”李开复同志也说:“太过分了,人家也可以不跟你玩”。这其中,体现了中国企业与国际知名品牌之间巨大的势差。

表面上看,在商标使用上,苹果被唯冠“算计”了,惹了官司和麻烦,但是,仔细想想,即便是公司败了,苹果还是苹果,只会是知名度如日中天。绝对不会像乔丹体育被美国篮球传奇人物迈克尔·乔丹诉讼一样,那场官司无论胜负,乔丹体育形象都难免受损。假如乔丹体育在你场诉讼中败诉,多年的经营将付诸东流。

启示三:防人之心不可无

早在2000年时,唯冠国际旗下的唯冠台北公司在多个国家与地区注册了iPad商标,第二年,唯冠国际旗下的深圳唯冠又在中国内地注册了iPad商标。在商标转让交易的初期,由英国唯冠参加,随着谈判深入,英国唯冠要求代表苹果谈判的罗宾逊与深圳唯冠联系,随后双方发生近80封电子邮件的往来,等到签署协议时才交由台湾唯冠。但是,苹果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10年后,深圳唯冠翻脸不认了。

为何深圳唯冠参与了转让商标谈判的核心阶段,却将协议的签署交给台湾唯冠,3.5万英镑的转让费也是由台湾唯冠接手的呢?

苹果给出的答案是,因为当时深圳唯冠已经处于债务困难,被银行监管,为了逃避资金监管直接获益,才要求台湾唯冠代为签订协议,并将款项汇入台湾唯冠账户。这么说,当初,苹果“幼稚”地完全相信了唯冠的“理由”,陷入了“蓄谋已久的圈套”。2012年2月6日,唯冠科技在上海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苹果iPad执行禁止令。尽管2月23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驳回原告“深圳唯冠(微博)”要求责令被告“苹果公司”停止销售“iPad”平板电脑的申请,苹果也必须要面对被“玩弄”的官司。对于苹果来说,苹果与唯冠的官司即便无伤大雅,但毕竟是遇上了,就像一个灿烂的美女遇到了一个爬行的毛毛虫一样。

启示四:知识产权要抢先再布局

在谈及这起案件从商业角度上带给大家的启示时,唯冠方辩论律师马东晓认为:“知识产权对企业很重要,一定要先抢先再布局。” 马东晓表示:“苹果这么一家大的公司,是让人尊敬的,但是在这起案件中,我个人认为它犯了一个小错误,金融调查做得不够。它没有重视细节问题。一些大的公司,在企业并购上往往非常严格,但是在无形资产并购上可能就有忽略。”

相关公司简介

苹果公司唯冠集团
苹果电脑公司(Apple,Apple Computer, Inc.)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Proview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苹果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由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Ron Wayn在1976年4月1日创立。总部位于美国加里福尼亚丘珀蒂诺市,是在硅谷的中心地带。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苹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后的Macintosh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详细<<唯冠集团:是专业的电脑显示器生产、销售跨国企业,成立于1989年,经过近8年的不断发展,唯冠科技於1997年在香港成功上市,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亦同时宣告成立。曾是全球四大显示器生产商之一。提供显示类产品,产品在超过50个国家上市,世界各地均设有业务人员。…>>详细<<

注册商标转让:是商标注册人对其商标权的一种最重要的处分方式,是指商标注册人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将其所有的商标专用权转移给他人所有的法律行为。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违反商标法规定,假冒或仿冒他人注册商标,或者从事其他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商标抢注:商标抢注一词的含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商标抢注的对象基本上限于未注册商标;现阶段商标抢注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将他人已为公众熟知的商标或驰名商标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申请注册的行为,也属于抢注。进而可以认为,将他人的 创新设计、外观设计专利、企业名称和字号、著作权等其他在先权利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行为,也应视为商标抢注。

知识产权保护:狭义上通常被理解为通过司法和行政执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的行为。但这种局限于司法和行政执法双轨制的保护体系既不能完全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也不能构成知识产权保护所涵盖的全部内容,因此就有必要将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扩展到更广的意义层面。

商标资产:作为学术用语进入市场营销研究领域始于八十年代初的美国。当时,美国一些企业纷纷增加人员推销和短期促销活动的经费预算,削减或相对冷落广告、研究与开发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资。

品牌策略:是一系列能够产生品牌积累的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方法,包括4P与品牌识别在内的所有要素。主要有:品牌化决策、品牌使用者决策、品牌名称决策、品牌 战略决策、品牌再定位决策、品牌延伸策略、品牌的更新。

收藏词条
该词条对我有帮助 (0)
© 2024 12Reads管理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12Reads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教材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

点石阅读八字起名字免费网陈氏男孩起名大全dbf文件怎么打开天邪鬼绿沈阳宝贝起名男孩起名常用1000字公司名称大全简单大气易经起名与百万富翁同行资产托管海字的起名字亲切的近义词微微一笑很倾城百度云章汉强西藏公司起名字捡到病娇太子之后(重生)ez天赋女孩起名用什么字好四个字公司起名杜姓属鼠男孩起名允和什么字一起取名好outlook邮箱注册环保设备厂起名有哪些品牌起名商标命名大全龙珠巴达克超级七龙珠飞远快递公司起名的 评分按笔画起什么名字好听王铁柱苏小汐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登月的国家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点石阅读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