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首页
  • 民文
  • English
  • 举报专区
  • 登录
人民网>> 云南频道>> 国内

辩证地看待“万物皆可短视频”现象

2024年05月25日09:08 | 来源: 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辩证地看待“万物皆可短视频”现象

食客在烧烤店边吃边拍美食视频。新华社发

图片为拍摄风景短视频 新华社发

图片为拍摄宠物猫短视频 新华社发

【短视频文化现象观察】

1 视频+”联结出全新的数字经济与文化形态

你大概率有过这样的经历,随意点开一个短视频,看完后充满惯性地刷到下一个,暗戳戳地期待有新鲜话题“任君挑选”,再回神已是数小时之后,仿佛钻进了“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空隧道。而在持续性的视觉强刺激过后,又重重地跌回空虚状态,怅然若失。或许你也渐渐发觉,出现类似情况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因为几乎所有类型的App都在短视频化,抓紧复制这一“成功”的吸粉模式,建造出一个个留住用户的流量入口,以期升值变现。这不禁让笔者联想到一部国外科幻片里的场景:屏幕无所不在,每个人都生活在被屏幕建构的狭小空间里,紧盯着屏幕赚取积分。

艺术映照现实。近年来,短视频一步步占领着生活世界,工作、消费、娱乐、出行、教育、社交,所有生活板块里都能见到短视频的踪影。万物皆可短视频,“短视频+”变身万能公式,与政务、直播、助农、文旅、传统文化、知识传播等彼此融合,联结出全新的数字经济与文化形态。因而,此时此刻我们所谈论的“短视频”,远不只是短视频平台上刷不完的视频碎片,更是叠加了内容、服务/功能、平台等多重要素,聚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生产力工具。以短视频为中介,媒介逻辑、数字经济与生活方式被统统改写。

当然,要理解短视频泛化与扩张带来的巨变,还是需要从短视频本身的形态与生产方式说起。短视频是相对于中长视频而言的,其时长并不固定,在不同平台会随着用户使用偏好有所调整,可以是1分钟、5分钟甚至15分钟以内的视频内容。短视频的题材层出不穷,往往在算法推荐机制下以竖屏形式单列或双列“投喂”给用户,用户以上下滑动的方式沉浸于瀑布流般无穷无尽的视听刺激里。这样的信息分发方式具备极为强大的适应能力,无缝衔接进用户的流动性生活与碎片化时间里。加之评论与转发所带来的互动感与社交功能,使得短视频成为门槛极低、随时随地能够消遣的娱乐方式。

由此便能够理解短视频何以成为用户黏性最强的互联网内容类型。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编制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市场规模首破万亿元。超七成用户看短视频与直播购物,短视频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51分钟,登顶互联网应用软件中占用时长的榜首。截至2023年年底,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达15.5亿个、职业主播超过1500万人,主要短视频平台日均短视频更新量近8000万个,日直播场次超过350万场。

其实,你我共同构筑出这些天文数字,以生产者或消费者的姿态加入短视频的产业链条。有人认为,短视频已发展为一种能与各产业相互适应的“计算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短视频之“短”,不只是描述时间长度的形容词,更是一个动词。动词性的“短化”体现在多个方面:无限压缩时长,直至精确到秒,用以争夺用户稀缺的注意力,重塑其消费信息的习惯;重组视听,融合多样内容,全方位嵌入用户生活;基于实时反馈,持续计算用户的视听行为,强化其对平台的依赖;集合用户数据,优化平台算力与变现能力;对接产业,联结其他经济部门,参与数字经济建设等。研究学者进一步指出:短视频不仅是媒介意义上的短文本,更逐渐演化为一个“平台社会”中的“短中介”,以及更具联结力和统合力的数字平台。这一趋势难以逆转,所有人都难以自外于此。

2 陷入“流量变现”造成的“信息圈层”之中

对普通人而言,日常生活的“短视频化”意味着什么?对此的回答众说纷纭,正反两方面的结论都不乏例证支撑,最关键的不是去重复这些例证,停留于赞成或批判的表面文章,而是要全面思考短视频所带来的媒介逻辑变更,在此前提下努力增强个体的自觉意识与应对能力,这是当前最紧迫、最务实的任务。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全面了解与短视频共存并被其强力改写的“信息环境”。在技术条件的加持下,普通用户能够很方便地加入短视频的生产制作中。对此,抖音的口号是“记录美好生活”,快手的口号则是“在快手,了解真实的世界,认识有趣的人,也可以记录真实而有趣的自己。快手,拥抱每一种生活”。关键词都是记录,是主动生产。因而有学者将这一趋势描述为“无名者的出场”,指出“自媒体革命将传统媒介时代潜在的、数量有限的信源及沉默的受众变成了积极的、无限量的传播者”。这类理解思路是从文化普及的角度展开的。短视频打破了由上而下、中心化的信息生产秩序,为民众提供了表达自己的渠道与新兴的就业机会,甚至屡屡在公共灾害应急、助农扶贫、文旅宣传等方面发挥奇效。

如果从短视频的整个生产模式中定位普通用户的能动性与自主空间,则可以看出短视频流行的另一种向度,而这恰恰是需要我们去警惕和预防的。短视频的生产包括上游(制作方)、中游(平台与技术支持)与下游(消费方)。目前上游主要包括三种模式:UGC(用户自主生产内容)、PGC(专业生产内容)与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UGC模式即便充满了各种灵感与可能性,但也很容易被后两种模式操控与边缘化。在平台引流与生产职业化的背景下,普通用户的蛋糕到底有多大,又能保持多少自主性?结论或许不容乐观。

从传播与接受的角度来看,算法推荐机制的作用不容忽略。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算法从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精准筛选出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作个性化推送。而这极有可能导致用户在不自觉间将信息检索的主动权拱手让于算法推荐。换言之,这是一场由技术支配、控制、培育用户喜好的过程。如果没有在算法洪流中不断“唤醒”自己的意识,那么就会沉溺于这方让你感到舒服惬意,实则却极不自由的屏幕世界里。“信息茧房”“信息圈层”由此更为巩固,异质化的信息更难获得,人们接受不同意见、理性对话的能力进一步下降。

更不必说,为了刺激人们不断地刷下去,短视频的叙述语法是以“我”为中心,在有限时间以浮夸情节挑动情绪的跌宕起伏,不断造“梗”与逐新,有时甚至借力色情、暴力、荒诞、奇幻等元素的加持。这种视频生产逻辑直接作用于神经刺激,让人们一步步卸下现实世界中的伦理规范。

当然,不断捕捉与重塑信息偏好只是起点,“流量变现”才是短视频平台的主要目的。用行话来说,叫做“流量使用效率”;用老话来说,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短视频平台迫切地希望将流量转化为真金白银。流量的统计指标包括访问量、用户数、日/月活跃用户数等,短视频平台汇聚了当前的“最大流量池”,其核心逻辑是引导用户从消费视频,过渡到消费产品、服务、广告,等等。因此短视频与电商直播的结合是“命中注定”的,至此短视频的整个生产链才最终完成。

这种逐利导向导致了视频内容的“营销化”。也就是说,短视频为了达成变现目的,偏向于那些有助于引导消费的内容与表述方式。这鲜明地体现在电影营销上。2024年春节档电影《热辣滚烫》贡献了短视频营销的典型案例。电影上映前,便以女主演形象的前后对比引发悬念;上映初期公布其胖版与瘦版的对比照,以及相关物料,引发震惊情绪与好奇心;上映中后段又推出她演唱励志歌曲的视频片段,强调女性成长的价值观,拉长讨论周期与强化深度共鸣。每一环节的短视频供给都是最大程度地调动观众的关注度。当然,电影的短视频营销有时也容易引起反噬,一些电影因为过于片面地推销自身卖点,被走出影院的观众斥为“诈骗式营销”。

许多人文知识分子由此不断发出质疑:这是技术对人的赋权,还是对人的异化?我们是信息的主人,还是信息的猎物?是自由自在的游戏者,还是不舍昼夜的“数字佃农”,勤勤恳恳地扮演着流量池的生力军角色?当然,我们无法且不可能逆转媒介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发展潮流,但是人文知识分子的忧虑也并非杞人忧天。那么,面对瀑布流般的短视频,如何调适与数字媒介的相处之道呢?

3 多方提升应对短视频的媒介素养

事实上,针对当下人们陷入短视频而不可自拔的状况,人文学者、教育家、心理学家、媒介学者等从不同的学科视角、不同的群体特点均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笔者观察到,数字时代的“修身”首先应在生物学的意义上展开。因为短视频直接作用于视听感知与神经系统,基于我们的身体数据来设计“成瘾”模式,越来越多的用户深陷其中难以脱身。

已有研究结果证明,持续重复刷短视频会带来大脑结构的变化。仅从个人体验也可以发觉,长期刷短视频会带来专注度下降、行动力减弱、兴趣丧失、神经衰弱与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难怪网友会提出“抖音脑”的说法。这如同一种被催眠的状态,原本自主地、沉浸地进入一项内容的路径被打断,相关能力被削弱。因此,对个人来说,首先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便是了解短视频的成瘾机制、爽感模式给大脑带来的影响。

相关科普内容并不难检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自主学习,将其落到实处。我们需要在生命科学的意义上持续学习与补课,从不断“催眠”的媒介景观中自我唤醒,调整自身的应对之道,守护基本的人文素养与能力。除去自学,如果能尽早在基础教育环节增设媒介素养课程,或将有所助益。此外,家庭教育与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将直接影响子女一代的使用习惯。

短视频平台的双重性在于,它既提供了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又具备较强的逐利属性。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对短视频的规范整治进一步加强。近日,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继续加强对自媒体和短视频的管理力度。除去监管,如何发挥短视频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也是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短视频的巨大流量与数据基础,如果能与教育、医疗、交通等诸多公共事业更好地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这一新型生产力工具的优越性。 (作者:李静,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 人民日报
  • 人民网+
  • 手机人民网
  • 领导留言板
  • 人民视频
  • 人民智作

热门排行

  • 1 云南省今年计划招聘特岗教师3300人
  • 2 一条留言,让拖欠3年的工资到账了!
  • 3 云南南华:护一江清水 育发展新机
  • 4 大关筇竹节节高 满目青山变“金山”
  • 5 南滚河保护区生物家族频频“上新”
  • 6 田畴染新绿 夏播正当时
  • 7 生态增效村民增收,一座光伏电站的共赢之路(一线调研)
  • 8 云南省广泛开展宣传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 9 云南624家A级景区生态旅游景区超七成
  • 10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
返回顶部

点石阅读一树梨花压海棠flashfxp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名称如何起生鲜 品牌起名免费起个名字吗大军师司马懿免费观看我就是这般女子剧情介绍饭店起名宽重生之代价街景徐州专业起名环保科技公司起名化妆品起名字大全集博客名白酒厂起名八字起名免费善待生命思起名字女孩起名程的姓氏十六划的起名吉利字守护雅典娜蜘蛛侠英雄无归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完整版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取名还是起名11全图姓黄男孩起名霸气qq骂人工具下载带易的男孩起名jiangsuweishi屌丝男士4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点石阅读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