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本部有一尊铜牛塑像,总会吸引老一辈超高压人和更多新加入超高压大家庭的青年一代驻足观看,30年来,这尊铜牛早已成为超高压精神的象征,一尊拓荒牛,“角前不毛之地,足后春色满园”。作为输电线路的桥头堡,该公司输电管理一处是拓荒牛的承载者之一,30年栉风沐雨,峥嵘岁月,30年光辉足迹,忠诚铸就,如今秉承着“团结拼搏、逢旗必夺”的团队精神,与时俱进续写着时代的荣光。

30年来,输电管理一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最初输电管理一处仅有 18人,如今已有109人,机构发展到2个科室、7个班组。之初仅有几间租借的办公室,到丰镇基地仅容百余人的小办公楼,到如今在集宁拥有“电讯培训室”“视频会议室”为一体的现代化业务技术大楼,硬件水平遥遥领先。

建局时仅有3辆陈旧的吉普车,如今,越野车、带电作业车、工程车、巡线无人机、直升机、在线监测等一大批现代化装备,开启了三维立体化防控新时代。

建局时仅有几张旧办公桌椅,几个胶合板档案柜。如今,有了资料室,带电作业库、备品备件库,可以应对线路突发事件,保障体系坚强有力。

30年前,无通讯设备,到后来的固定电话、BP寻呼机,对讲机实时通讯,再到今天输电GIS系统和MIS系统,终端巡检手持机,信息通讯的变革是输电专业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输电管理一处也在奋力向前。

30年来,输电管理一处发挥拓荒牛精神,铭刻初心,不辱使命。

作为无数次线路巡查的见证者,目睹了工作的危险,深深佩服他们骨子里的那股牛劲儿。1995年11月11日,晚9点丰沙线B线跳闸,运检班的6位同志在接到通知后,拿着手电筒冒着严寒连夜进行故障点巡视,爬山、跃沟、淌入夹着冰块寒冷刺骨的饮马河,整整巡了一夜行程30多公里60多基铁塔,最后终于查到了故障点,并作好了详细的记录,为第二天的缺陷处理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回想起1997年12月丰达线线路验工现场,惊心动魄,在最后验收最艰难的黄河大跨越那段,塔高108米,跨距约一公里长,坡度大的地方达45度以上,走线检查开始时,气温下降到了零下26度,最后他们硬是冒着刺骨的寒风,一步一步地走了下来,当从塔上下来后他们被冻得几乎不会走路,不会谈话,满脸都是冰霜,眼泪一个劲地往下流,是冻出的泪水,也是征服了滚滚黄河流出的激动的泪水。

多年来,输电管理一处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保电任务,如2008年奥运保电期间,担负着自治区到北京九条重要线路的维护任务,全员驻守在线路沿线,不间断的巡视,每天要走上十多公里,巡视蹲点枯燥又艰苦,奥运开幕那天,都去夜巡了,在渺无人烟的山野里,小小的收音机唱着“You and me”的美妙歌声,感觉很特别,虽然没有亲见开幕式的壮丽,但那种感受更能触及人的心底,自豪和荣耀油然而生。

从抗击非典到防控新冠疫情,输电管理一处克服重重困难,始终把线路安全运行放在首位,今天处内的干部职工依旧在现场,刚完成汗庆一线切改和二线验收任务,又奔赴武察一、二线停电检修现场,团结拼搏、逢旗必夺的精神不息。

走过了30年的历程,才明白如今的一切来之不易,当年在艰苦条件下,丰沙线单线安全运行7年,如今负责维护内蒙古电网中东部37条500千伏输电线路,维护里程2584.97公里,铁塔6121基,输电管理一处的铁军形象永不褪色。

30年来,输电管理一处薪火相传,奉献智慧力量,以更高的标准迈进新时代

这30年间,不间断得有新鲜血液的输入,现员工平均年龄32岁,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占95%,培训考试成为常态化,从理论知识到实操,从单一科目到多元化,为输电线路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30年间,比学赶超,拼搏进取,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从1995年被电力部授予防汛抗洪先进集体;2008年被电力公司评为奥运保电功臣集体;2013年被公司评为“十佳责任团队”2021年的优秀党支部……

各种荣誉数不胜数,走到今天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更高的起点。

输电管理一处坚持党建引领,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廉政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让理想信念更纯粹 让使命更光荣。

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输电管理一处注重实绩,科学高效。在绩效工资改革中,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积分制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提高了班组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绩效结果得到多方应用,发挥激励与约束作用,与薪酬分配、职业发展等紧密关联。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为西电东送再创辉煌。

三十而立,风华正茂。朝气蓬勃,步履铿锵。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输电管理一处众志成城,团结拼搏 逢旗必夺。(李树红)

编辑:魏全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大时代
声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