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无障碍
  • +1

茨威格之于我们的意义 | 回忆舒昌善老师

2020-09-09 15: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茨威格毕竟属于文明上升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无论现实多么缺乏理性,多么血腥,无论他经历多少背弃和疏离,忧患和绝望,终其一生他从未改变的依然是年轻时就深植于心中的关于人性的一些永恒信念,始终坚守着一份他一生最为珍视的“内在的自由”,并藉着书写伊拉斯谟、蒙田、西塞罗和卡斯泰利奥一次次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我理解的茨威格之于我们的意义,或许也是茨威格对舒老师的意义。

*文章首发于《光明日报》2020年8月15日,有删节,本期微信为读者推送全文版。

舒昌善老师自己最满意的“标准像”

认同与责任

——回忆舒昌善老师

文 | 樊燕华

斯蒂芬·茨威格在他的自传性作品《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曾不无伤感地回忆起他1931年度过的五十岁生日:“我正是通过媒体而得以发展,并且通过媒体发表自己的各种文学作品……把我的言论和思想传播到人群中去。我的生存空间远远超出我自己居住的范围……”在茨威格回忆这一切的时候,他的作品在德语世界已被列为禁书,他本人也在多年的颠沛流离之后,终于放弃了自年轻时代就抱持的对历史进步的理想主义信念,甚至都等不及看到这部作品的出版就匆匆了结了自己的生命。假如茨威格灵魂有知,假如他知道有个中国人把大半生的心血都倾注于翻译他的作品,温润典雅的译文吸引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文读者,想必会大感欣慰。这位译者就是前不久离开我们的舒昌善老师。

茨威格

1984年,三联书店《读书》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真实·感染·魅力:读斯蒂芬·茨威格的历史特写》,这也是茨威格的成名之作《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第一次被介绍给中国读者,这篇文章作者是舒昌善。两年之后,由舒老师翻译的中文版也由三联书店出版,被收录在当时的文化生活译丛中。“文生译丛”是上世纪80年代出版界最为耀眼的丛书之一,那一帧帧朴素的封面已经印在许多人的心里;也许在不少人的私人阅读史上,这套丛书还曾或多或少地占据过一席位置,甚至曾参与过与其观念塑造。我也是因为这套丛书知道了斯蒂芬·茨威格这位作家。我至今还能记得当年读完《昨日的世界》最后一个字时内心的失落和不舍,那些感人至深的文字也让我牢牢记住了译者舒昌善的名字。

1984年《读书》目录页

文生译丛:《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纪念版封面

我与舒老师频繁的交往,始于茨威格作品在三联的出版中断十余年后。那时我在编辑部做编辑,很希望舒老师能把他的茨威格“带回家”,那是他曾工作过的地方,也是茨威格译作最早出版的地方。舒老师对三联书店一直怀有感情,所以当我有一天向他提出让茨威格译作版权回到三联的想法时,舒老师很快就同意了。

最初和舒老师商定的茨威格作品书目以及出版顺序是:一、翻译并出版《蒙田》,这是茨威格人物传记中篇幅最小的作品,而且当时国内尚未有中译本。二、修订《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和《昨日的世界》两书。当时,前者所有中译本中都只有12篇人物特写,此次修订,舒老师拟以德国费舍尔版为底本,增加茨威格去世前写的《西塞罗》和《威尔逊的梦想和失败》,从而使之成为《人类的群星闪耀时——14篇历史特写》。三、对曾收录于三联80年代“文生译丛”,由赵台安、赵振荛根据1936年伦敦英译本翻译的《异端的权利》,将据费舍尔版的作品《良知对抗暴力》重新翻译。四、翻译《辉煌与悲情——鹿特丹的伊拉斯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万有文库版收录了本书,名为《一个古老的梦——伊拉斯谟传》)。这五种将构成三联书店“茨威格作品”系列。尽管当时的出版计划中还有《三大师》《三文豪》《三奇才》以及《罗曼·罗兰》,但在后续进展中不断被延宕,最终没有进入“舒译”茨威格系列中。

就底本的选择,舒老师提议整套丛书采用德国费舍尔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茨威格平装本系列。戈特弗里德·贝尔曼·菲舍尔(Gottfried Bermann Fischer)出版社是继岛屿出版社之后茨威格作品的出版商,自1939年开始以来一直没有间断,他们出版的茨威格系列可谓权威版本。费舍尔版很精致,后来我们在考虑出版茨威格作品精装本时,在开本上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版本。

从2006年开始,三联“茨威格作品”系列平装本按计划陆续出版。每一部新作出版,都受到读者的好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被纳入中学生课外读物;《昨日的世界》被不少读者视为了解欧洲文化历史不可或缺的读物,也多次再版……此时的舒老师已是一个将近八十岁的老人,我记不清是哪一次见到他时,突然发现他的脚步已经不像以往那样轻快,走起路来开始变得非常小心,但他的身体依然很硬朗。我从退休前的许多年前开始,就已经习惯在每周一上午收到舒老师发来的短信,他向我报告“身体好,脑子清楚,每天工作四小时,正在翻译(修订)茨威格……”那时他满脑子仍然是茨威格作品的修订、新的翻译计划,以及那时我们已经开始着手的精装本的出版。舒老师对精装本非常用心,在此之前对全部五种书又做了一遍细致的修订,我深知他希望的精装本不仅仅是装帧意义上的,更是时间意义上的,他希望这套书成为真正的经典,能经得住时间和读者的检验。

茨威格经典作品集

我退休之前,精装本已出版了五种中的四种。版本是按照舒老师的意愿做的小开本。三联书店的美术编辑蔡立国老师既是茨威格作品系列的封面设计者,也是茨威格作品的读者。他多次与舒老师面对面地交流设计想法,对舒老师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也是无比敬佩,并将这一切与他自己同样卓越精心的设计融合在一起,成就了一套不可多得的典藏版本。精装本出版之后,我第一时间把样书寄给舒老师,他非常喜欢,这让我们所有参与编印的同事都感到欣慰。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第五种《随笔大师蒙田》也将付印。我原认为舒老师不仅肯定能看到全套精装本出版,还肯定能看到这套书的再版呢。没想到舒老师走得如此突然。那天清晨去医院向他做最后告别,我竟没想到给他带去几本他心爱的书。这几本拿在手里分量轻轻的小开本茨威格,却是他一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最最厚重的遗产。

舒老师去世后,我开始回忆与他交往的点点滴滴。我忽然想到十多年来,我好像也从未问过舒老师为什么把茨威格看得这么重,以至他愿意用大半生的时间来翻译茨威格作品并且不停地修订译文。在向舒老师做最后告别那一天和之后的几天,我开始不时地想到这个问题,而且在时隔二十多年之后,又一次从读者的角度读了茨威格不同时期的作品,当然包括他最后的作品《昨日的世界》。此外我也重读了舒老师的几篇译后记。在与舒老师告别之后再读它们,必然会有另一些不同的感受。这期间,有两个词渐渐从我脑际浮现出来——“认同”与“责任”。

舒昌善老师在修订译稿

茨威格的一生,是他那个时代典型的欧洲中产犹太人的人生写照。年轻时代深受19世纪人们对未来世界乐观情绪的感染,相信文明会一直进步,人性也早已脱离了野蛮而正在向着更高的境界迈进。他成年于“一战”前,浸淫于文学艺术和收藏的世界。他虽深爱欧洲文明,但随时愿意以谦逊、友善拥抱更广阔的世界。他一生无党无派,远离政治,不曾想人到中年却仅仅因为“偶然成为一个犹太人”而不得不在余生经历各种磨难。他老年痛定思痛,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笃定地相信理想主义,而是以更加现实的眼光思考历史的转变。据说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出版之后曾引发过一次广泛的讨论,主题是“生活于1881-1942年间的中欧意味着什么?”(What it meant to bealive between 1881 and 1942 in central Europe)。这个主题可谓意味深长,其实每个时代、每个地域的人都可以加入讨论并对此说上几句。不过就茨威格来说,他在最后通过回顾一生所展示给世人的,是当野蛮将一切美好的事物彻底摧毁之后给人们看到的样子,是悲剧,是文明之耻,也是历史给人类的训诫。可惜人类会继续重蹈覆辙,我们今天又在目睹这一切。然而茨威格毕竟属于文明上升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无论现实多么缺乏理性,多么血腥,无论他经历了多少背弃和疏离、忧患和绝望,终其一生从未改变的依然是他年轻时就深植于心中的关于人性的永恒信念,他始终坚守着一份一生最为珍视的“内在的自由”,并藉着书写伊拉斯谟、蒙田、西塞罗和卡斯泰利奥一次次地表达出来。

这就是我理解的茨威格之于我们的意义,或许也是茨威格对舒老师的意义。舒老师从未与我谈起过他人生的经历,我只知道他中年时曾在德国留学十年,浸润于德语文学中。我想这段经历带给他的,或许不仅仅是停留在文字间的对西方文化的亲近感,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那个时候读到了茨威格的作品。但我可以想到的是,舒老师认同茨威格在作品中所传递的那些信念。前几年舒老师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说:“我希望五十年后还有人认真读这些伟大的作品。”这番话绝对是舒老师的肺腑之言;他用大半生来翻译、修订茨威格,就是在用心传递茨威格文字中那些清晰而非模棱两可的关于善与恶、文明与野蛮、爱与公正的古老而永恒的观念,传递茨威格所深爱的欧洲文明以及身处这样的文明中的公民美德:诚实、勤勉、宽厚、节制、荣誉感以及人性的尊严,等等,因为人类毕竟是通过选择善而非选择恶而发展延续的。舒老师很少将高大上的概念挂在嘴边,甚至尽量避免对身边的人与事发表评论,他有他的方式,这就是,把人类一些永恒的道理借别人的文字表达出来,他坚信这就是在做正确的事,是在播撒良善理性的种子,他坚信总有一天这些种子会从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昨日的世界》 三联书店1991年版

舒老师在实践这一切的过程中,总是竭尽全力,以求尽善尽美。他的德语及汉语功底均堪称深厚,翻译的作品流畅、优雅,而最令我折服的,是他对待翻译的一丝不苟的精神。《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就是一例。这本书舒老师做过多次修订,句句斟酌,然后用娟秀的小字一笔一划地写在书上,页面上无论做了多少修改,都始终干净清晰,井然有序。三联所有看到过舒老师手稿的同事,都对他的严谨认真赞叹不已。我退休前几年开始眼花,所以常会想象舒老师手稿上面那些密密麻麻但又无比工整的小字写下来是多么不容易。为便于中学生读者了解作品,舒老师查阅了大量资料,对书中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及事件都尽可能加以注释,为此他成了北师大图书馆的常客。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读过《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不过我想,只要有千分之一的人真正读懂了,舒老师所付出的心血就是值得的。像舒老师这样追求完美的译者,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不能说绝无仅有,但的确是寥若晨星。只有真切了解翻译界现状的人,才能感受到他的离世是怎样一个损失。他敬畏文化,对前人的思考和创作充满了敬意,对落在笔端的每一个字句都反复衡量,力求最忠实地将人类的高贵思想和精神传递给读者。舒老师的离世意味着在这个时代所有还在认真做事的人中,又少了一个。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修订译稿

然而舒老师的离世却不是一个生命正常自然的消逝。他虽然年过八旬,但精神依然康健,他很多次自豪地告诉我医生夸奖他80岁的人30岁的心脏,我也一直相信在茨威格之后他会开始新的翻译,就像他曾多次跟我说过的那样。像这个年纪的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舒老师这一生不知躲过了多少大灾小难,但他却没能躲过这一次,间接地成为一个这场正在威胁着全体人类生命的大瘟疫的牺牲者。

不过有时也想,舒老师在这个时候与此世告别,未尝不是一种幸运。他生时勤奋耕耘,留下了几部在未来若干年内仍可被视为不朽的译著,在一个更不确定的时代到来之前提前退场,至少躲过了日后的艰辛。而且到此为止,他已无愧于过往,出色地完成了他生而为人的使命。毕竟不是所有人在与人生告别时都能像舒老师这样坦然而心安的……

在这个历史巨变的时刻写下这篇回忆文字,心中百感交集。舒老师离开后的这段日子里,我时常想把这篇文章尽快写完,但现实中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我的注意力也总是不由自主地从这篇文字中游离开去,转向另一些如果舒老师依然在世也很可能会默默注视的场景。这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是与茨威格笔下的《昨日的世界》有太多相似之处的历史,而舒老师就像茨威格一样,未等到剧终就匆匆告辞了。假如有来生,假如能在另一个世界与舒老师重逢,我一定会告诉他,在他离开之后,这个世界又发生了什么。

2020.7.27

茨威格经典作品集

斯蒂芬·茨威格 著 舒昌善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ISBN: 9787108062024 定价: 68.00元

本书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写于1939-1940年,出版于作者离世两年之后。不过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言,“写这些并非由于我很重要,而是想记下那个时代”。这本书所展现的是一幅时代的画卷:“一战”前作为文化艺术之都的维也纳的黄金时代;作者与欧洲知识分子、作家、音乐家、艺术家的交往;“一战”时交战各国知识分子狂热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战后德奥经济崩溃时的惨象以及纳粹希特勒的崛起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作者“出于绝望”,以感人至深的笔触写下的“我一生的历史”,以此纪念一段美好的岁月,并尽一个在文明倒退时代中的“手无寸铁、无能为力的见证人”的义务。

本书是三联书店茨威格人物传记丛书之一,译者依德国费舍尔出版社版本,对原译做了大量校订修改工作,并对人名、地名及书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做了注释。

【相关专题】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ISBN:9787108059260 定价:50.00元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增订版,以德国费舍尔出版社1997年版《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为底本,是国内迄今为止的最新最全版本,即将历史时刻特写从原来的12个增加到14个,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西塞罗和“一战”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自1939年以来,德国费舍尔出版社一直是斯蒂芬·茨威格作品的出版人。

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良知对抗暴力

ISBN:9787108059253 定价:58.00元

这部完成于1936年的著作,其核心内容是祈求人的理性和对人的宽容。作者把历史事件当做镜子,特别清楚地揭示了他自己的那个时代的各种危机和邪恶。卡斯特里奥挺身而出反对日内瓦宗教改革家加尔文的暴政,其态度之坚决,在他的所有同代人中无人能与比肩。加尔文是指控西班牙医学家及神学家米盖尔•塞尔维特为渎神者并*终将其火刑处死的主谋,塞尔维特被处死后,神学上的和政治上的专制与要求宽容之间的斗争似乎已告结束,但是卡斯特里奥却要竭尽全力将良知对抗暴力的斗争进行到底。

三联书店1986年曾出版根据英译本转译的《异端的权利》。本书则是译者根据德国菲舍尔出版社德语原著翻译,对书中的人名、地名和历史事件作了必要的注释,并编写了详尽的“本书大事年表”。

鹿特丹的伊拉斯谟:辉煌与悲情

ISBN: 9787108061362 定价: 49.00元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像很多犹太裔作家的命运一样,茨威格的作品被列为禁书,他在萨尔茨堡的寓所也被搜查,这促使他决定心离开德国,开始了国外的流亡生活,本书即完成于颠沛流离之中。1934年5月茨威格致信克劳斯•曼说:“我现在打算写鹿特丹的伊拉斯谟,他也是一位真正的人文主义者,他像今天一切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人遭到希特勒的迫害一样,遭到马丁•路德的非难。我想以伊拉斯谟为例,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比喻方式描述我们这种类型的人和其他类型的人。”这封信应该可以看成是茨威格写作此书的心志流露。身处黑暗年代的茨威格,藉着对伊拉斯谟,这位“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最终取得成功而仅仅在道义上保持了自己的正直的人” 的刻画,将这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辉煌与悲情的一生,栩栩生动地呈现于读者面前。在茨威格的笔下,伊拉斯谟是一个“像工蜂一般勤奋的学者和一个思想自由的神学家,一个敏锐的时代批评家和一个温和的教育家,一个稍逊风骚的诗人和一个文采斑斓的尺牍高手,一个善于指桑骂槐说笑的人和一个弘扬人性的慈悲使徒”。

随笔大师蒙田(即刊)

ISBN:9787108068446 定价:49.00元

法国思想家和散文家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年轻时深受人文主义思想浸染,38岁时辞官回到蒙田城堡,在读书、思考和写作中度过了十年隐居生活,对身处其中的偏狭、非理性和充满暴力的时代中的人性进行了冷静地审视和思考,写出三卷本《随笔集》,并因此被誉为欧洲近代散文之父。本书通过对蒙田人生中的几个不同阶段的描述——接受教育、公共生活、十年隐居及之后的旅行等,刻画了蒙田这位“达观宁静和隐退到自我中的高手和导师”,一个在任何情境下都“竭力争取内心自由的一位先驱战士”的形象。

本书是斯蒂芬•茨威格的最后一部传记作品,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仍在从事的写作工作之一。茨威格在写作本书时所面对的战争、暴力和专横的意识形态,仿佛就是蒙田一生所处时代的写照;而蒙田执着的自由意识、他始终保持的公正和明智,更使茨威格将其看成自己所有的精神楷模,以至他在《蒙田》的初稿时,曾将本书命名为《感谢蒙田》。

阅读原文

    点石阅读无双电影网起名生辰八字起名谁的青春不迷茫演员表网咖起名魔蝎座婚纱摄影起名法国大使馆替郭杰声明火焰纹章烈火之剑攻略听说爱会来小孩起名宝典免费版化学教材卜姓起名书画起名大全女孩缺水木起名给杨起名字快餐便当起名欢喜密探下载宠物猪起名睿起名字好听女宝宝四字起名取名女诗经男女孩楚辞起名宋词起名 美女名字男孩起个好名字大全圣魔之光石下载荷香田园戴睿字起名手机维修店起名字创建appleid6月底出生的宝宝起名天涯国际观察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点石阅读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